公交車起火時乘客如何自救?
平安是福!公交車上驚悚的一幕幕,讓人痛定思痛。技多不壓身,平時看到類似報道時多留個心眼,多掌握一些相關的逃生知識,就算遇上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能降低傷亡的發生。
關鍵詞:滅火器
有些突發情況并非光“逃”就能逃出生天。當公交車起火擋住了逃生通道,這時候“該出手時就得出手了”。一般車廂內都會有自動滅火裝置,一般安裝在客車、公交車的發動機艙、前門的電器集成處。自動滅火裝置能在溫度超過170℃等危險情況下,通過高壓噴淋方式滅火。
還有手動滅火裝置(干粉滅火器),主要是在車上配備干粉滅火器。根據車輛發動機位置的不同,通常放置在司機座椅靠背后面、下客門附近以及后置發動機箱三個位置。公交部門會定期更換干粉滅火器。如果著火部位在中間或車門被火焰封住,可用衣物蒙住頭部,從車門沖下。
關鍵詞:逃生窗
經常坐公交的乘客或許會留意到,部分公交車尾部的窗是活動的,如果情況非常緊急,坐后排的乘客可以從這個窗戶逃生。但先逃生的乘客記得要幫忙拖曳還在車廂的乘客。除了兩旁窗戶之外,在發生突發情況時,乘客除了安全錘破窗和車門應急開關,公交車頂部上還有兩個逃生窗口。這個窗口很多人都誤以為是通風口,但只要轉動上面的紅色按鈕,用力外推,即可變成逃生窗。這個窗口因為高度較高,一般多為車體進水或側翻等情況下使用。在無法夠及逃生窗時,車內人員應相互幫助,先將一人托舉出去,再通過上下接力,將被困人員救出車廂。
關鍵詞:安全錘
當然遇到突發情況,在實際操作中,可能并沒有太多時間留給乘客從車門逃生,特別是在人員擁擠的時候。遇到這種情況,乘客可果斷利用車上的安全錘等工具砸車逃生。要注意的是,公交車一般都是鋼化玻璃,應將安全錘尖角部位與玻璃成90°垂直發力,擊打玻璃四個角落或靠近角落的位置。因為垂直擊打,使安全錘與玻璃接觸面積最小,同樣的力所產生的壓強更大。擊打玻璃角落,因玻璃受力后受到四周的限制,力無法被吸收及緩沖,受到剪切的應力是比較大的,所以玻璃更容易被擊碎。只要砸出一個口,四周就會散出密密麻麻的裂縫,這時可用腳踏玻璃形成大洞。
那么安全錘在哪里?一般情況下,車門對面一側,或者前后都能找到安全錘,它一般掛在前后輪附近的車窗框上,形狀為紅色塑料手柄,錘體兩頭為不銹鋼制的尖銳角,通常用尖銳角敲擊玻璃窗的中心位置。如果在慌亂中找不到安全錘,高跟鞋,鑰匙的尖部也能先用上。如果這些都沒有,用腳猛踢也是個辦法。
關鍵詞:緊急裝置
一旦遇到突發情況,前后車門是最佳的逃生通道,乘客就近從車門下車。先逃離乘客可協助司機,在門邊疏導、保護。逃生時讓老人小孩先離開。然而如果車門無法正常打開該怎么辦?
據公交車司機教路,車后門位置一般都有個紅色把手,一打開車門便可以用手推開。在如今一些新型公交車當中,還有一個開光(俗稱“放氣閥”)設置在司機駕駛室處,司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緊急操作。